第(2/3)页 正所谓捉贼捉赃,您总不能让本官仅凭你一面之词,便将我大楚官员下狱吧?” 说到这里,他叹息一声道:“更何况,那女子父母都未曾来报官,您非亲非故,如何能替苦主告官?” 悟通大急:“可那酒馆中...” 刘正直接打断道:“酒馆中人,不过妄自揣测,可有证据?总不能一点证据没有,空口白牙污蔑官员,便可定罪吧?” “贫僧可是亲眼...” 刘正再次打断道:“大师亲眼所见那女子神志清醒是吧? 可是疯狗病发之前,皆是如同常人一般无二啊,兴许只是她当时并未病发呢?” 几句话,怼的悟通哑口无言。 他觉得,他看到了真相。 把握十足。 可是真的事到临头,他却赫然发现,对方似乎有无数种应对言词。 只听刘正继续道:“大师乃是楚家之人,不谙世俗法律,本官便不追究大师告官之责了,否则的话,这八十大板,是万万躲不掉的!” 悟通满眼不可置信。 也就是说,如果是普通百姓来告,甚至会反被打上八十大板? 他多在寺中修行,很少行走江湖,更是少与朝堂之人接触。 他第一次发现,很多事情,不像是他想的那般容易。 百姓去告,却要百姓提供证据。 可是百姓懂的什么? 即便是他,都未曾想到要去收集所谓证据。 在悟通想来,明明是自己亲眼看到的,怎么就被这刘正说成了不可信。 可偏偏,他又无法反驳。 “我真的见过那女子,极其清醒...” 刘正笑道:“方才本官已经给大师解释了,许多事情,是会变的,大师看到那女子时,她很清醒,不代表她入了监牢,也会清醒。 大师还是早日回寺,替那女子超度一番为好。 这朝廷之地,什么都讲证据,可不能因为大师一句话,就把案子定性! 否则这天下冤假错案,不知要有多少。” 悟通脸色不断变换。 心有不甘,却又不知如何反驳。 最后只能一拱手道:“既然如此,我这便去收集证据!” 说罢,他快步转身离开。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,刘正嘴角微扬。 “给那清河县县令传讯,让他把屁股擦干净!这悟通和尚,还能比信鸽更快?” 清河县令,每年可不少给他银钱,自然要护着。 至于到底有没有草菅人命,他不在乎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