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跟着父母吃苦-《沈家往事》
第(2/3)页
但是沈佳勇新租借的房子卫生条件还是不好,一家三口拥挤在一间12平米的房间中,比之前的房子多了一个厨房,但是房东不允许用灶台,无奈林玉珍只能继续煤球炉烧菜,买了一个电饭锅。
那段日子是沈佳勇和林玉珍过得最为艰难的日子,比云南还要苦,云南厂里分的房子还是有灶台的,自己可以烧柴做饭,到了苏州都用煤球炉,每个月煤球用完了,还要骑着三轮车去购买,沈佳勇都没有三轮车,都是房东要去买煤球的时候,托房东帮忙代买一些。
房东答应了,每个月都会帮沈佳勇、林玉珍夫妇俩买煤球回来。
沈瑾萱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,不幸得了皮肤病,是怎么被传染上的,并不知道,可能是当时的居住环境太差了,没有卫生间,洗澡不方便,洗澡都需要父母带去工厂的浴室,林玉珍没有医学常识,当女儿告诉妈妈她的肚子上发出一些红色的小红疹,林玉珍看了一下,以为是被灰尘叮了,熬了一个晚上,沈瑾萱都睡不着了,太煎熬了,她只觉得身上痒得睡不着了,和父亲沈佳勇说了,沈佳勇毕竟比林玉珍懂些医学常识,他一看,说:“不能拖了,马上送孩子去医院吧!”
沈佳勇和林玉珍带着女儿去医院,医院内科的医生还没有经验,看不出是什么病,建议转到皮肤科去看,沈佳勇也挺着急的,只能带着女儿去找皮肤科医生。
对于这段往事,沈瑾萱一直记忆犹新,那个时候她年纪小,没有选择的权力,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,命运都是掌控在父母的手里,孩子是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走向,沈瑾萱很懂事,自己一个人背着小书包上学,背着小书包放学,顾燕和她是同班同学,做完作业,会来找沈瑾萱玩,邀请沈瑾萱到顾燕家里去,顾家家里也不富裕,父母都是工厂,大人白天都去工厂上班了,孩子在家里特别孤单,顾燕需要陪伴,小孩都喜欢找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玩,房东家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,有时候几个女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,就一起聚在一起玩,没也父母,也能玩的很开心。
等到林玉珍下班回来,用煤球炉在院子里一个小角落里烧饭,烧好饭,叫沈瑾萱回家吃饭,沈瑾萱才依依不舍的和小伙伴告别,蹦蹦跳跳的回家吃饭去了,孩子始终是孩子,天真单纯,并不知道烦恼。
沈瑾萱的适应性也很强,很快就适应了苏州的教材了,在云南的时候沈瑾萱的学习就名列前茅,转到苏州沈瑾萱的成绩还是名列前茅,很听老师的话,长得又很可爱。
老师很喜欢沈瑾萱,很快就和班里的小朋友熟悉了,国画老师发现沈瑾萱又绘画的天赋,来找沈佳勇,希望沈佳勇给孩子报名参加国画课。
沈佳勇觉得梵高画画十分贫穷,死后才出名,觉得不能靠画画吃饭,就没有给沈瑾萱报名。
就像沈母带着沈娜去少年宫学琵琶,沈瑾萱陪着去,少年宫的老师发现沈娜没有音乐天赋,打拍子就是不能打到节拍上,沈瑾萱乐感很好,一听遍,一拍就正确了,沈娜拍n遍还是拍错,沈母偏心,培养没有音乐天赋的沈娜学琵琶,而不给沈瑾萱学,少年宫的老师也曾经建议让沈瑾萱学习拉二胡,被沈母回绝了,她不喜欢林玉珍这个外地媳妇,当然也不会喜欢林玉珍生下来的小孩,沈母就是这么偏心,固执又顽固。
沈娜虽然也是沈佳梅找云南刘大青所生,本名刘娜,沈佳梅和刘大青离婚以后,才改名为沈娜,沈母带着沈娜,就一直偏心,虽然沈娜的种也是外地人,但沈母就是偏袒她。
沈母不培养沈瑾萱,这件事沈瑾萱一直记着,那时沈佳勇回上海探亲,就把沈瑾萱扔在上海,沈娜不谈琵琶,让沈瑾萱帮她弹,沈娜自己偷懒,被沈母发现抄起板刷,把两个孩子打了一顿,沈瑾萱十分委屈,沈娜自己不愿意练琴,沈瑾萱连弹都不可以,为什么同样的沈家的后代,沈瑾萱还是沈家的长孙女,奶奶这么偏心,偏袒刘娜,而毒打她这个长孙女,这真是太不公平了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