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林轩的第一首歌-《华娱之粉墨登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林轩试着哼唱了一遍,不错,就是这个感觉。没有一丁点情情爱爱的歌词,整首歌表达的都是一个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
    这首歌发出来,就算有人质疑,林轩也有充分的理由反驳。而且,随着他逐渐长大,他还会发很多歌,到时候,对他的质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。

    哪怕知道原歌曲的旋律和歌词,想把一首歌完美的再现出来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    首先,你得懂乐理、会扒谱,把人声部分先写出来;其次,你得懂乐器,知道原歌曲在伴奏中都使用了哪些,又是用的什么和弦;最后,你还得找到靠谱的乐器演奏人员以及和声人员,在录音棚和你一起录制。编曲软件再牛逼,也只能拿来做小样。

    林轩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,搞定了《蝴蝶泉边》小样的录制。词、曲都没什么难度,编曲他用Cubase简单弄了几条音轨就直接混音了。林轩打算下周二去姚老师家上课时,把小样给他看,然后和他说说自己编曲的思路,最后让他帮助自己完成编曲的工作就行了。毕竟,他才是编曲的行家。林轩又不是李荣昊,没必要啥事都一肩挑。

    外行人很难区分作曲和编曲之间的区别。稍微懂点的人,一般是这么理解的:写人声部分旋律的就是作曲,写乐器(伴奏)部分旋律的就是编曲。林轩之前就是这么认为的。他是去了米国后,才知道这个认知在国际上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在米国,只会写人声部分旋律的人被称为“Song Writer(歌曲作者)”,写乐器部分旋律的人才被称为“Composer(作曲者)”。像迈克尔·杰克逊的这样的创作型歌手,作曲、编曲基本都是由自己完成的。

    林轩曾经向迈克尔·杰克逊请教过“作曲和编曲”这个问题。后者告诉林轩,华国的情况他不太清楚,但据他所知,只有岛国的流行乐坛才会把作曲和编曲分的很开。岛国经济公司为了包装偶像,打造所谓的“原创歌手”,特意把旋律创作分成“作曲”和“编曲”两部分。毕竟,相较于作曲而言,编曲难度更大,需要的乐理知识也更多。这么说吧,作曲靠的是灵感,编曲靠的是积累。

    在迈克尔·杰克逊看来,只有既能“作曲”又能“编曲”的人,才能称得上是独立音乐创作人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