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就在文华殿内因刘球的狂悖之言而嗡嗡作响,骚动不安之际。 一个动作,让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。 只见首辅杨士奇,缓缓地离队站了出来。 他并未做声,甚至就连脸上都没有漏出过多的表情。 但就是这一下简单的出列举动,却仿佛瞬间抽干了殿内所有的声音。 一时之下殿内死寂,百官噤声。 大明首辅积威之盛,竟恐怖如斯! 就在这无声的对峙已至顶点,一触即发的瞬间 御座之上,那个一直沉默的小小身影,动了。 朱祁镇缓缓抬起了头,冕旒上的玉珠随着他的动作,发出清冷的撞击声。 “刘学士,抬起头来回话。” 随着小皇帝这句简短的话音落下,杨士奇那几乎要将人压垮的威势不由得为之一滞。 满朝文武的目光,瞬间从首辅身上,齐刷刷地转向了刘球。 只因他们都从御座上那清亮的童音中听出了一层截然不同的意味。 那意味里并无斥责,甚至没有中立的垂询,而是一种近乎嘉许的认同! 刘球闻言,猛地抬头,眼中爆发出近乎狂喜的光芒! “臣……在!” 朱祁镇的目光再他身上平静地扫过: “你方才所言,‘九世犹可以复仇’。那么朕问你,何为君父之仇?何为国朝之恨?《春秋》之义,讲的是不是天子手握干戈,对内讨不臣,对外攘夷狄,以雪累世之耻,以固万世之基?这,算不算‘尊王’?给朕说个明白!” 朱祁镇的这番话语,在刘球听来,不啻于惊雷贯耳! 这哪里是懵懂提问? 这分明是御座上的少年天子,在借他之口,问罪于这满堂的‘守成’之臣,要将这‘德威之辩’,堂堂正正地摆上大明庙堂的台面!” 之前翰林院传言陛下天纵圣明,他原以为只是臣子的溢美之词,直到此刻他才明白,那竟是真的! 他苦等了半生,寻觅了半生的‘圣主’,就在眼前! 此乃天启! 此乃先贤对他所持“大道”的呼应! 这种寻得知己的狂喜,这种大道不孤的慰藉,瞬间荡去了他所有的孤愤与不安! 内阁的压制、同僚的侧目、甚至可能会为自身引来的祸端,在此刻都变得轻如鸿毛! 他要为这“道”的微光,为这“圣主”的苗头,发出震彻寰宇的呐喊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