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召董卓入京,是引狼入室。 不召董卓,只靠京城里这点兵,万一何苗在背后捅刀子,阉党再来个鱼死网破,自己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? 郭独射的计策听起来天衣无缝,可执行起来呢? 抓捕张让?谁去抓?派去的人会不会被收买? 分化瓦解?谈何容易! 那些宦官个个都是人精,谁是真心,谁是假意,他何进看不透。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成了一锅沸腾的粥,乱七八糟,根本理不出头绪。 郭独射的“精巧”和袁绍的“粗暴”,到底哪条才是活路? 他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。 原来,杀猪和杀人,真的是两码事。 …… 与此同时,袁绍的马车正平稳地行驶在返回府邸的路上。 车厢内,袁绍的面色冷峻如冰。今天的耻辱,比他一生中受过的任何羞辱都要深刻。 他,四世三公的袁本初,未来的天下英雄,竟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狂生当众训斥得像个三岁顽童! 那个郭独射,牙尖嘴利,言辞恶毒! 但冷静下来后,袁绍不得不承认,那家伙的分析,有几分道理。 尤其是那句“杀两千宦官,是想当功臣还是屠夫”,确实击中了他的软肋。 袁家最看重的,就是“清名”。 可那又如何? 在他看来,郭独射的计策,太过理想化,太“小家子气”了。 什么精准打击,什么分化瓦解,那都是绣花的功夫。 对付阉党这种盘踞多年的毒瘤,就必须用雷霆万钧之势,连根拔起,烧成灰烬,一了百了! 党锢之祸的血海深仇,他们这些士人一日都不敢忘! 宦官不死,士人永无出头之日! 这是阶级的死仇,不共戴天! 他袁本初要做的,是这拨乱反正的第一功臣,是天下士人的领袖。 所以,宦官必须死,而且必须死得轰轰烈烈,死得天下皆知! 至于何进…… 袁绍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 第(3/3)页